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业界楷模
李富国:大山深处的“守护神”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发布时间:2023-08-2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李富国在南阳苗圃清理杂草 王仰发摄

河北省隆化国有林场管理处南阳林场,位于隆化县步古沟镇的后山坡上。清晨,站在这里放眼望去,层峦叠翠,莽莽苍苍,像绿色的海洋。被南阳林场职工们亲切地称为“老李”“活地图”的李富国,就是这片森林的忠实守护者。

“我喜欢山,也热爱森林。每当独自穿行在大森林里时,感觉是件特别美的事情,我还喜欢护林防火这份工作。”这是护林人李富国的内心独白,也是他坚守护林岗位35年的力量源泉。今年57岁的李富国,身兼南阳林场苗圃主任、步古沟林区主任等职务,同时也是南阳林场的一名老护林员。

从1988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为保护森林、保护野生动物,他坚持每天巡山,不知流了多少汗,磨坏了多少双鞋。只要山林里有异常情况发生,他都会冲锋在前,他用自己的热情和执着感染着林场的每一个人。

在南阳林场,提起“老李”,无人不晓。因为他热心肠,乐于助人,干护林工作35年来,工作扎实,经验丰富,因此没有什么事情能难住他。身为林区主任,待人接物他从不拿官腔、摆官架。他曾无私地开着自己的车,跑了5公里多被洪水冲得坑坑洼洼的山路,帮助老大娘将生病的孙女送到医院。他还帮助辖区里的贫困户,安排他们去苗圃里干活儿,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久而久之,“老李”成了他们的知心人,也为护林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老李”不但乐于帮助当地村民做事情,就连单位哪位职工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他也会主动帮助。年轻的护林员冀成宇是护林队伍里的新兵,初来乍到时,对自己辖区的林情林况、边界四至、社情民情都不甚了解,热心的“老李”就利用闲暇时间,主动帮助他。从白虎沟西沟到步古沟柳沟营,他带着冀成宇逐地块理清边界四至、面积及以往的管护情况,并且逐村逐组搞清哪个村有几群牛羊、几个牛羊官、几位“林区五种人”,村组长是谁,然后再带着冀成宇到各村组走访、签责任书,到各家做工作,在他的帮助下,冀成宇很快就成为护林战线的行家里手。

“老李”之所以能够熟练地教好新兵、带好老兵,也源于他满脑子都是经验和工作方法。工作35年来,他对林场的山熟、林熟,人更熟,因而场里人都称他是林场的“活地图”。

他管辖的大东沟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连手机信号都没有,没人敢去。憨厚的李富国说:“乍干护林员时,有时也有点儿发怵,后来干时间长了,逐渐就不害怕了。既然我选择了这行,就必须得热爱这行,害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造林要“三分造,七分管”,树栽得再好,关键在管,重点在护。生态建设,马虎不得。火灾是威胁森林的第一杀手,如果把造林比作养育婴儿,那么护林人员就是森林的“保姆”。作为一名护林员,肩负着守护绿色植被的使命和任务,无论哪里发生火情,只要接到通知,都要立即行动,及时组织扑救。

2017年2月28日,步古沟镇西山湾儿铁塔电线意外失火,接到紧急救火通知后,李富国立刻组织林区工人赶赴现场救火。当时天寒风大,路险坡陡,此时火头已进入林子边缘,大火一旦进入山林,后果不堪设想。见此情景,李富国和其他救火队员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沉着应对。他们先按惯例分析好火势和风向,然后决定配备四台风力灭火机,将救火队员分为两组,每八个人一组。一组沿山岗往上跑,从侧面儿去打断火头,另一组从山脚下侧面进去打火头。蔓延到半山腰儿的火相当难打,李富国带领着扑火队员们主动承担起这个重任。由于距离太远,车到不了前面,只能人扛着沉重的灭火机往上冲。等扑火队员跑到半山腰儿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了,可一看到火马上就要烧进林子,队员们都急了,不顾一切地跑到了火头的前面。灭火机的主机手和副机手,紧密配合,轮番上阵。大家边打边喊:“加油啊!我们绝对不能让它进入林子,必须抢在火头前面,截住它!”全力扑救中,很多人手上、脸上被柴草、树枝划出了一道道血口,有的甚至头发都被烤卷了,但是他们却全然不顾。最后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将火扑灭。

35年来,李富国处处以工作为重,很少回家。料理家事的重担都落在妻子一人身上。妻子有时也嗔怪他照顾不了家,什么事都帮不上忙。不少亲戚朋友逢年过节凑一起时就劝他,让他调换个工作。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就会说:“我还是喜欢这份工作,对这里有了感情,而且换到哪个单位都一样。我就想着把工作干好,原来没想过走,现在更舍不得走了。” (王仰发 吴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