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蓬勃(右一)入户讲解病虫害防治常识
三十六载,他用脚步丈量青山,用双手换来苍翠。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长期工作在林业管理一线,从事病虫害预测防治、育苗、造林设计、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等工作,并获得“河南省最美林业科技工作者”“身边的榜样”等多项称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林业医生”。他叫李蓬勃,是河南省孟州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的一名高级工程师。
身先士卒做普查
2022年5月,河南省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正式启动。接到任务后,李蓬勃第一时间研读普查技术要求,制定普查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带领调查员顶着烈日、忍受着蚊虫叮咬,奋战在普查一线。
林业资源普查工作技术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工作难度也很大。刚参加工作时,初入林业的李蓬勃刻苦钻研业务,通过多年努力,他不仅掌握了造林、育种、树木、森林调查等方面的知识,还学习了仪器操作、野外摄影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中,李蓬勃话不多,他认为“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凭着踏实勤恳、埋头苦干的精神和干劲,李蓬勃先后主持完成全国第七、八、九次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孟州区域的调查,并通过国家验收;两次主持完成河南省林业有害生物孟州区域的普查,并通过省级验收。2007年,李蓬勃参与完成的《焦作市林业有害生物的灾害评价及防控技术研究》,获得焦作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不辞辛苦搞推广
2022年小寒节气刚过,地面结起了一层厚厚的白霜,寒气逼人。在孟州市西虢镇的一块田边,李蓬勃带着两名同事与当地农民热烈地交谈着。
“这么冷的天儿,李老师还专门跑过来给俺讲解防冻害知识,真是太感谢了!”西虢镇西虢村村民李福来感动地说。
2022年,李福来在李蓬勃的指导下,种了几亩新品种柿子树。“这两年柿子行情不错,还有李老师的技术指导,我们农民很放心!”
李蓬勃经常到田间地头,为群众讲解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林业知识,帮助群众掌握新品种的栽植、管理,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新的致富门路。
为了做好推广工作,身为科技工作者的李蓬勃俯下身子,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22年,他和同事一起,先后在西虢镇完成了“阳丰”“博爱八月黄”等新品种柿子推广示范项目;在槐树乡完成了“清香”“中核短枝”等核桃新品种的推广示范。2019—2022年,李蓬勃还和同事连续3年完成省优质种苗培育项目,共培育白榆200万余株、刺槐70万余株,均通过省级验收,并远销省内外,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优质造林树种。
身体力行抓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造林绿化的重要一环,防治不及时就会给林业带来很大损失。2月是草履蚧上树的危害期,每年,经验丰富的李蓬勃都会带领同事及时深入一线,开展讲解、指导。为了赶时间,放弃假期、休息日都是常事,但李蓬勃从未有过一句怨言。经过他和同事连续几年的工作,当地草履蚧的危害范围明显减小。
每年6—7月,是杨树食叶害虫杨白潜叶蛾、杨扇舟蛾危害的高峰期。由于孟州市杨树面积大、树体高,人工防治难度大。2011—2022年,李蓬勃每年组织飞机防治10余架次,每次防治面积150万亩,有效遏制了全市杨树食叶害虫的危害。近年来,通过积极有效地防治,孟州市的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明显减少,危害程度明显减轻,虫口密度显著下降,有效保护了全市的森林资源。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长期的一线工作经验,使李蓬勃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为配合孟州市创建全国园林城市,2019年他参与编制了《孟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孟州市生物多样性实施方案》《孟州市湿地资源调查报告》并通过了评审组的验收。2019年参与编制的《孟州市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级评审通过。2020年主持编写了《孟州市主要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并举办了10余期培训班,参加人员达800余人次,发放培训教材3000余份;2020年发表了《桃树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桃树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初探》等论文。
如今,不善言谈的李蓬勃依然像“老黄牛”一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孟州市生态建设贡献着毕生的力量,矢志不渝、初心不改……
(乔靖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