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郎山绿道
秋瑾故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北郊的九郎山就是如此,主峰海拔仅328米,却是长株潭三市城区之最,海拔超过了人气很旺的岳麓山。随着大家对自然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昔日的荒山野岭已被政府辟为“九郎山森林公园”,也被列为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的重点节点。
作为城市发展和自然保护的亲历者,我有幸见证了九郎山旧貌换新颜的全过程。
初上九郎探“神水”
二十余年前,刚毕业不久的我就在九郎山下不远处的荷花乡荷花村一家机车配件公司上班,孟浩然眼里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就是荷花村最美最原生态的风景。下班后住在厂里的单身男女们,常常约着一起“压马路”“量铁路”(工厂后面有一条废弃的铁路,是个散步的好地方),然后去爬山。那是我第一次探访九郎山。
同事们都说,九郎山上有“神水”,不仅甘甜,还能治百病。果然,在爬山的路上,陆续看见有人或步行或骑着自行车、摩托车,无一例外都携带着大小塑料容器。不用问就知道是上九郎山接“神水”的。
提起“神水”,当地人顿时来了精神,大谈特谈“神水”的妙处,如喝了它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无病无灾。在他们的心里,“神水”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我越听越怀疑,这么神奇,这也太迷信了些吧。
当然,九郎“神水”也有着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征战南方时,右眼中箭重伤,在九郎山遇到三位和尚和六位郎中,他们就用山间泉水为李世民擦拭眼睛,治好了他的眼伤。后来李世民多次派人造访九位恩人而不得,便下令营造一座庙宇以示怀念,赐名“九郎庙”,并亲拟楹联一副:上联是“远水联天”,下联为“众山俯首”。同事说得有鼻子有眼,不容你不信。
进山后,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没入深林,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颇有几分原始森林的感觉。大家一边嬉闹着一边沿着打水人踏出的小路往上爬。等爬到山顶,到了一方石头旁,俯瞰乡村全貌,顿时惊喜不已。同事脱下外套挥舞着高喊:“我们登顶啦。”神情似登顶珠峰。立志闯荡四方的我,却在这里有了“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思绪。多年以后我才明白,狂浪也好,愁绪也罢,那都是一种发自内心攀登每一座山的喜悦与情怀,与山的高度无关。
当时,我们也不曾预料,我们登顶的位置后来真的成为九郎山顶的地标,“九郎山”几个大字耸立山头,旁边还修建了一座观日亭,既是观日出休憩的好地方,也是户外野餐的天然帐篷。
那天路走岔了,没有喝到传说中的“神水”,但看到了络绎不绝上山下山接水的村民。这一刻,我有点相信“神水”的魅力了。
再探九郎访英烈
后来我离开公司换了份工作,单位经常组织红色教育,有一次正好选择从上林寺出发登九郎山再参观秋瑾故居。
上林寺坐落在九郎山下,方圆数十平方公里,奇峰逶迤,古木繁茂,清泉叮当,百鸟啾鸣,实乃湘中山水胜地。上林寺始建于哪个朝代已不可考,隋唐时代兴盛,据说是为纪念屈原到该地所建,原名上林道院,唐末更名为上林庵,成为佛教场所,清末更名为上林寺,千百年间香火长盛不衰。
我们到的时候,秋瑾故居里面正在修葺,还没有正式开放。马头墙下的天井里,秋瑾亲手种下的玉兰树与桂花树,生机盎然。玉兰开得正旺,抬头一看,蓝天碧树与马头墙的造型遥相呼应,和我当年在苏州园林遇见早春极其相似。1893年,15岁的秋瑾随父亲赴湘任职而迁居湖南,辗转于长沙、常德、湘乡和湘潭等地生活。在湖南时,秋瑾常读谭嗣同、陈天华等人的文章,从此萌发革命思想,后来逐渐成为一名勇敢刚毅的革命家,她的事迹至今依然激励着无数后人奋发图强,为国家为民族奋斗不息。
重上九郎沐绿心
再后来,与孩子共读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叶嘉莹先生说,真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需要和我们祖国的历史地理相结合起来的,这样的旅行才能真正增加孩子的家国情怀。于是有了带娃研学的念头,决定周末重上九郎山。
九郎山郊野公园早已重新做了远景空间规划,被划为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重要节点,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3000亩人工杉木、2000亩笋竹良种观赏园、100亩荷花池和气势雄伟的枫树寨,是株洲市区唯一省级森林公园。近三年来九郎山郊野公园植树造林7417亩,将村道与森林防火隔离带打造成生态绿道,目前已建成森林绿道总长度13.5公里,串起绿心生态旅游长廊,闲暇时节是市民休闲娱乐、徒步骑行、红色教育的首选场所。
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九郎山下秋瑾故居,被门口满池清荷飘香吸引。我们站在秋瑾雕像前,大声诵读她的诗词,感受作品中的那份激情与澎湃。
故居前堂柱子上有一副对联:秋水落霞惊四座,桐花栖凤报群贤,这是从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演绎而来。这副对联化用了这句王勃让四座惊叹的名句,也暗藏了一个“王”字。因为,这是秋瑾丈夫王子芳的家。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正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场面,也与我们当下的活动呼应,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参观完已经是11点多了,大家斗志昂扬,继续征战爬九郎山。现在路已经全部贯通,故居左边就有大道上山,一路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森林绿道,动感十足,时不时有自行车队飞驰而过,没入茫茫绿色中,十分惬意。
我们全程从绿道走一圈下来,正好12公里,可孩子们并没有什么不适,一路嬉闹,一路赏秋,在山顶亭间小憩,偶遇山羊与大鹅,也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恰同学少年。至于那些打卡点白马垅、猴子石、乌龟岸、九节龙、天河漕、花果山、朱树潭等,都在路途中被我们的欢歌笑语融化了。
无论如何,这样的万里路,累并值得。可以一路登山一路感受诗人眼中的诗意:“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大小朋友行歌相答。
下得山来,终于喝到了真正的九郎神水,当年的传奇,现已开发成九郎山泉。科学证实,这里的山泉富含20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原来神水真不是胡乱吹出来的。从泉眼接上水管,可以任意拿着水杯喝个饱,清冽甘甜,沁人心脾,再掬上一捧洗洗脸、洗洗眼,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
没想到回程的路正赶上拥堵,车友不解地问:“今天是有什么活动吗?这么多人。”当地人七嘴八舌提供了答案,现在九郎山环境好了,生态美了,绿道有了,来的人自然多了。目前,九郎山、秋瑾故居平均年接待人数达25万人次。
而绿心建设株洲片区规划设想将九郎山郊野公园以自然生态为本底,以红色基因为依托,以“绿心之峰”为亮点,形成两环(乡野趣道环、登山慢道环)四峰(登高揽胜峰、运动探险峰、元气森林峰、登山漫游峰)五谷(文化体验谷、禅学意境谷、田园野趣谷、陌野乡墅谷、创客科技谷)的分区结构,打造绿心中央公园“最高、最红、最绿、最靓”的郊野公园。
九郎揽胜值得期待。 (郭淑珍 湖南省株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