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先是一阵“哗、哗、哗”的流水声由远及近而来,很快就充盈着你的双耳,如音乐家弹奏着小夜曲,让整座黄山芙蓉谷都处于一场温柔的盛宴中。本来应该是奔腾而下的溪水也变得腼腆起来,悄无声息地来了,又义无反顾地流走了。水边的石呢?你可能会以为看到一片怪石嶙峋,或茕茕孑立,或重叠而起,或突兀而出。其实,当你走进黄山芙蓉谷时才会发现这里的石块憨态可掬:圆的如熊猫萌萌的眼睛,处处散发着自然与和谐;方的如置于天地间的棋盘,给人无限的安宁和静谧;长的呢?如疲惫的旅人,在草丛中小憩。
如果说黄山芙蓉谷是整个黄山风景区的惊人之作,那么,一个个如繁星般分布的翡翠水潭则是黄山芙蓉谷的亮点。有心人做过统计,黄山芙蓉谷内分布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水潭100多个,有宽约100米、长约200米的黄碧潭,有直径10米左右、深五六米的小水潭,还有不足车轱辘大小的水潭隐藏在乱石间、草丛下,如同孩童玩耍后遗落的弹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人们形容这些水潭时,称之为碧如翡翠、波光丽影、斑斓纷呈、娇艳如盛开的芙蓉。一个个星罗棋布的水潭犹如芙蓉花,在黄山芙蓉谷盛放。或许,这也是黄山芙蓉谷的来历之一吧?
在众多的水潭之中,以黄碧潭最为优美。这里原本是一段狭长的山谷,建起了大坝蓄水发电,便形成了黄碧潭。水潭如明镜般映照着两侧秀丽的山峰、高大的树木、亭亭玉立的翠竹,还有一团团白云飘过蓝蓝的天空,变幻成潭中神秘的画境。溪水溢出黄碧潭后形成了一个30多米落差的瀑布,如今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打卡地。这座瀑布既是黄山风景区内最为美丽的一道瀑布,更是黄山芙蓉谷最为灵动的乐章。站在观瀑台上,可以看到条条如练的溪水悬挂在瀑布两侧,飞珠溅玉让人赞叹不已。无数条的溪水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硕大的瀑布,轰然作响,奔腾而下,气势恢宏,摧枯拉朽,锐不可当。或许是天地的造化,更有可能是瀑布的力量,经过长时间的冲击,在瀑布跌落地方形成了一个宽大的水潭。当轰隆作响的瀑布飞身而下跌进水潭中时,就形成了一团团浓浓的水雾,在观瀑台上飘逸。不仅空气湿润,站在观瀑台上的众游客还有飘飘欲仙之感,无不陶醉其中。
黄山芙蓉谷中有故事。比如轩辕居,比如黄帝亭,还有芙蓉仙女塑像,更有野人部落,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会让人产生深深的向往。但是,真正吸引我来到黄山芙蓉谷旅游的,还是她的溪水、她的山石。所以,每次把朋友送离黄山之后,我会一个人偷偷“溜”进黄山芙蓉谷内做一次无友相伴的旅行,陶醉在黄山芙蓉谷的山水之间,无论是红尘俗世的烦恼,还是身心疲惫的劳累都能得到有效的纾解。
南宋词人吴文英曾写过一首《醉桃源》诗,其中有句曰:“艳妆临水最相宜,碧潭如花映芙蓉。”不知道诗人所写桃源在何处,这句“碧潭如花映芙蓉”放在黄山芙蓉谷却极为恰当。你看,黄山芙蓉谷内水潭与水潭之间相隔不过数米,有时甚至是潭与潭之间仅仅是一条低矮的堤坝相隔。潭水大多是从上一个水潭边角流出,悄无声息地注入低一级的水潭。每一个水潭颜色都各有特色,有的因为黄山芙蓉谷的蓝天映照而呈现碧绿,也有因为矿物质含量不同呈现深浅不同的颜色。更有数潭颜色不一,一边黄来一边蓝,中间的巨石中还生长着绿色的树木,整个水潭就似一幅写意的水墨,显得粗犷而大气,潇洒而豪迈。
芙蓉是一种锦葵科木槿属植物,古人所说的“芙蓉”多指荷花,而非芙蓉花。在我看来,这些分布在黄山芙蓉谷中大大小小的水潭,不正是一朵朵怒放的荷花吗? (贾国勇 河南省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国土规划住建局)
主办 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 京ICP备13053331号 联系电话:010-6388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