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蒸霞蔚东白山
远眺东白山天池
东白山风动石 王腾飞 图
江南9月,天宇像极了一张巨大的油彩盘,朵朵白云镶嵌其上,时而有微凉的晨风掠过。太阳还未尽情散发出热力,我们已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东白山的旅途。
东白山位于浙江省中部,横跨东阳、嵊州、诸暨三地,其主峰在东阳市虎鹿镇境内,海拔1194.6米,系会稽山脉最高峰,为浙中名山之首,是浙中地理屋脊,也是古越文化滥觞于会稽的象征。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卷四《金丹》篇,即列东白山为全国十大名山。
一路向东,迎着太阳前行,到达东白山脚下,看见五颜六色的登山装点缀在群山葳蕤中,伴着山涧清澈见底的小溪,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山野图景。
从山脚下廖宅村鹊桥出发,抬眼望去便是绵延不断的山脊线和高耸入云的水杉,可体验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所描绘的意境。人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地开始登山,山谷间布谷鸟清脆的啼鸣和着山间溪流潺潺的律动,林间小路被上年落红的残叶铺满,踩上去沙沙作响,越发显出山的幽、林的静、水的清。踏上一阶阶石梯,弯过一道道山路,山腰间蓦然出现一大片茶园,一排排茶树如登入天际的云梯,延展至远方。
说到东白山的茶,唐代茶学家陆羽当年迤逦南来,风雨潇潇,登东白而采风,撷春茶而赏鉴,兴尽而发、饮后而叹:“婺州东阳县东白山与荆州同。”并将其载入所撰写的《茶经》中,成为东白山茶走出浙中、走向全国的发端。20世纪50年代,东白山建造国营茶场,兴建起了眼前这万亩茶园,峰峰岭岭、绿意盎然,如今风采依然。
初秋的东白山,静默不语,安然伫立。她不似北方高山大川的威严耸立,却有着如南方女子柔婉般的神韵,秀丽大方;她没有高原地区群山连绵的长风雪顶,却有着青山不墨、绿水无弦的万千灵动。
东白作为会稽山脉和古越文化的双重组成部分,既有秀美的山水资源,也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自然景观28处、人文遗产42处。这里不仅有着国内罕见的400多亩高山湿地、近万株古香榧树、8000余亩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茶园,还有始于唐代的千年古刹禅林院、唐朝黄巢义军屯兵遗址、如同明镜般的高山天池和玉女泉。
不觉间,上山已近两个时辰,同行的伙伴们渐渐拉远了距离,我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滴落,脚步也开始变得踉跄。坐上石阶小憩时,转头看见一个50岁出头的中年大叔,身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妪吃力地爬山,汗水已将大叔的蓝色短衫打湿了大片。闲谈中得知,老妪是大叔的母亲,今年74岁。大叔的父母年轻时自由恋爱,热恋时常常结伴登此山。东白,见证了一段爱情。十几年前父亲走了,母亲多次叨念与父亲登山的往事,为了不让母亲留下遗憾,儿子毅然决定背母亲再来一次东白,重温往日美好时光。
我们继续上路,穿过一片似乎一直冬眠未醒、满是枯藤的芦苇荡,爬上近乎百米、接连峰顶的云梯。风渐次大了起来,转头望去,远山层峦叠嶂;环顾四周,云雾之下的会稽山脉绵延不绝,天宇帷幕的蓝和远山叠嶂的绿相互交织,夏的热烈悄然而去,秋的高远浩荡而来。此时,蓦然想起诗人张志行的《东白禅林院碑记》:“登其绝顶,钱塘大江茫然在目围,信乎为浙江群山之雄。所环左右前后八百余里,地灵不凡,草木花药含芳孕秀,四时不凋,又土产春芽……”古人描绘的场景,几多轮回,如今青山依旧在。
终于登顶,人们欢呼雀跃。在东白山主峰旁,有虎鹿二峰对峙,其间有石臼,平时干涸无水,而每逢天旱,却会汩汩涌出水来,涓流不涸。环顾四周,有初恋的情侣相偎相依,有熟稔的好友席地而坐,有新识的伙伴相互留影。我远远也看到了那对母子,儿子搀扶着妈妈,站在太白峰的石碑旁,背影被午后的阳光渐次拉长。那时、那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的无限和时光的永恒。
东白,一草一木皆含情。有风吹过,远处白色风车一一摆动,视线尽头如泼墨的山水长卷,远山如黛、绿水如弦。我的脑海中闪现出苏轼《赤壁赋》中的诗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站在山峦望长空,天高地迥、云卷云舒,我仿佛置身天地之间俯仰万物,身披彩衣、霞光万缕,顿觉通彻了人生哲理。千帆过尽总是客,洗尽铅华独自知。
望尽江南是东白。听同行的资深旅游达人讲,东白的一年四季都值得邂逅。初春有繁花似锦,五彩缤纷,漫山茶叶,香气四溢;盛夏则泉涌池清,绿荫遍地,层峦叠翠,奇花异草;金秋是野果遍地,玉果流芳,层林尽染,绚丽璀璨;严冬时银装素裹,玉树琼楼,雾凇冰挂,晶莹雅洁。而那四季都在的,是山间遍布的峰壑,是惟妙惟肖的怪石,是变幻莫测的云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那巨幅的山水长卷总是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东白之行,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年用脚步去丈量一座山的高度,通过爬山体味爱的宽度、时光的长度、生命的高度。
〔赵戊辰 浙江省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