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 > 海洋日 > 2020年
让纪录片打开认知海洋的窗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时间:2020-06-1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有一年到南非旅行,在大西洋与印度洋分界的海边,大家正开心地拍照,一个当地人与我们聊了几句后说:“在中国看不到这么美的风景吧。”这句话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大家原本愉快的心情。

当时,我们一行人对中国海域缺乏了解,无法理直气壮地去驳斥他。而在那之前,提起海洋,好像除了三亚、青岛,不知道有什么地方符合我们对大海的想象。人就是这样,我们常常向往远方,却容易忽视身边那些随处可见的事物。中国管辖海域辽阔,从南到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在这样丰富的环境里孕育出无穷的旖旎风光和数不清的斑斓生命,但普通人知之甚少。

这里面有文化心理的原因。中华文明一直被认为主要是黄河文明,以灿烂的农耕文化著称,而这是我国全民海洋意识薄弱的重要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形成的重陆轻海、陆海分离发展的思想,使民众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安全意识缺乏。

著名的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说过一句话:“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有希望。”

在被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没有什么能够阻拦我们走向海洋的步伐。像纪录片就正好为我们打开了解海洋、了解自然、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从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相关知识和直观而鲜活的视觉享受,还能激起心中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期许。同时,海洋题材的纪录片在提高民众海洋意识、弘扬海洋文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早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就曾播出8集纪录片《走向海洋》,全面梳理了中国五千年的海洋文化和历史,呼吁人们关注海洋。而今年走红的纪录片《蔚蓝之境》更是中国人拍摄海洋的呕心之作,它从自然的角度,生动展示我国的海洋风貌。通过该片,人们才了解到,原来在渤海湾生活着如此可爱的斑海豹,中国鲎是与三叶虫一样古老的生命,刚出生一小时的小海龟就要在生死之间拼搏,芦苇丛中的震旦鸦雀雏鸟不仅要面对狂暴的台风还要提防贪婪的螃蟹……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像《走向海洋》《蔚蓝之境》这样的纪录片出现,满足我们渴望去了解、关心、保护身边这片蔚蓝的梦想。  (青青)